虽然过去了很多天,但是还是特别想要写写上周五出差时遇到的一位特别令我钦佩的女士,她就是广州东风小学的吉淑娟校长。
在她身上,我看到的不仅是智慧的光芒,还有匠人一般的精神。
那天早上我们学校一行人带着诧异的心情,穿过杂乱而狭窄逼仄的城中村小街道,来到东风小学门口的时候,吉校长就已经在等候着我们了。
她穿着黑色的连衣裙,端庄大方,笑意盈盈地带我们到学校参观。
按照我们的学校规模来看,那确实是间特别迷你的学校,可是又特别的精致,几乎每一个角落都有所用,有它存在的意义。
最妙的是,每到一处都会有个小朋友戴着有线的麦克风,和我们解释该处风景的名称和与国学的联系。
有几个小孩子有点紧张,但是都坚持着用自信的声音向我们介绍完,然后用标准的姿势引导我们继续参观。
我们所有的老师都对此大为赞叹,感受到学校的用心,也惊讶于小朋友们精彩的表现,更为国学文化的传承而感动。
在最后的经验介绍环节,我们才更好的了解了这所小学还有全体教员的教育情怀。
在大多数的时间里,这所学校是令人沮丧的,学生大多是城中村当中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孩子,周围环境更是脏乱差,在吉校长初到学校的时候,门口旁边甚至是一个垃圾堆。
看着以前的学校的照片,再回想起之前参观校园时候所看到的精致景色,他们付出的努力就不难想象了。
改变环境只是吉校长对于学校改造的第一步,从根本上改善整所学校的氛围才是她的最终目地,为了让家庭教育缺失的孩子们得到心灵的感化,她想到的良方就是国学。
让孩子们在古代文化精髓当中寻找精神的支柱,怀暖心,有暖爱。
东风小学的校训也与众不同,是老师们想到的“东风不择木,吹煦长未已”,当上级领导对此提出质疑时,她问过老师们的意见后,与他们现在同一战线,坚持不改,她说“学校是老师们的,而不是领导的”,她是真心的把老师们当作了学校的主人的。
说起这一切的时候,她妙语频出,诗词名句信手拈来,还不乏幽默,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用同去的同事的原话来说,就是“好像在听百家讲坛一样”。
现在的许多人,不管是什么行业的,都忘了自己从业的初衷,可是吉校长不忘初心,在乌蒙磅礴的困难面前,尽她所能,去影响着学校的三十七位老师和六百多位孩子,让他们的学校在那杂乱的闹市中间,犹如一片文化的绿洲,有着蓬勃向上的生长力,滋养着一个个有梦想的灵魂。
正如同校训里那句诗一样,化作温暖的东风,吹拂过每一株树木,让所到之地欣欣向荣花开不败。
倘若教育战线上有更多像吉校长这样的教育情怀的人,那必定会是我们整个民族莫大的福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