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加关注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雪冰的窝

一颗心流连,一颗心留恋……

 
 
 
 
 

日志

 
 

那些年,我追过的韩寒和郭敬明  

2014-08-10 00:34:56|  分类: 观看聆听日记 |  标签: |举报 |字号 订阅

  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  |
        这年头,韩寒和郭敬明都成了人类不能成为好朋友的一大理由了,所以我有必要先表明一下立场,对于他们俩我曾经都是喜爱着的,绝不厚此薄彼,大家可以继续放心地和我做好朋友哈。

现在已很久没有再翻看两个人的书了,可是能像他们的文字那样能带给我那样的欢乐与感动的,真的不太多,好吧,其实我看过的书也真的不太多就是了。

相信和我年龄相仿的许多人都还记得当年全班同学疯传过的他们的书,在课间迫不及待讨论的情节,俨然就可以作为一个回忆的符号存在着。

我初二的那年,韩寒开始火起来,所有人都知道有一个中学生不爱上学但是写作文一级棒,跟着他一同火起来的还有《新概念作文大赛》和他那篇一鸣惊人的《杯中窥人》,《萌芽》以黑马的姿态开始和《少男少女》、《美少女》血拼初中生的市场。

恰逢“八零后”这个词语由贬义词转为褒义词时期,韩寒算得上当时“崛起的八零后”的一大代表,但是他的其它作品在班上的传阅程度算不得高,大概是对于初中生来说有点难度,当时最流行的还是《第一次亲密接触》和《花季雨季》,还记得轻舞飞扬,记得美丽的花季少女刘夏,而《三重门》却是到现在也没有看过,但是买过这本书送给当时班里一位女同学作为生日礼物,为了省钱买的居然还是盗版,现在想想还真是无知呐。

高一的时候,郭敬明已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杀到,我还记得在初中的班级Q群里大家在讨论说一定要去看《梦里花落知多少》,没多久这本书横扫了全班,后来被说是抄袭,但是一点也不妨碍我现在都仍记得书本里的每一个人物,林岚文静顾小北甚至是长城和小茉莉,也因此我现在能随口念出“记得当时年纪小/你爱谈天我爱笑/有一回并肩坐在桃树下/月在林梢鸟儿叫/我们不知怎样睡着了/梦里花落知多少”。

高二那年,《夏至未至》刮起了第一股小清新的风,我在一节语文课上看,下课的时候看完,哭得稀里哗啦的引得座位旁的男同学侧目而看,上个月去旅行的时候看到一棵树上的牌子写着“香樟树”,我无敌兴奋,因为我也还能记得“那个男孩教会我成长/那个女孩教会我爱……/所以我一直在香樟树下等待/等他们回来/教会我更多的事”。

高二或是高三,无意中看了《一座城池》,我的三观都被颠覆了,世界上居然还有如此好笑的书,看了很多遍,很多情景我都在脑海里幻想了无数次,越想越好笑,去年看到电影版,虽然算不得成功,但是很多我钟爱的情节都有,也算满足了,我最喜欢的情节是行为艺术家用脸盆来代表五湖四海那一段,还有长江旅馆的大妈还有她家的时钟。

大学的时候,看了小弟买回来的《悲伤逆流成河》,这是我最后一次看郭敬明的书,依然看得入迷,只是从此再也没有看过新的,也没有回味过曾经喜欢的,《小时代》出来的时候,我已完全没有了看他的书的心情。

所以,郭敬明存在在我的世界里的时间是从2004年到2007年,算不得长的一段时间,可是他的书在这些时间里出现得刚刚好。

这些年来他的书存在很多的争议,现在一些鄙夷他的人当中定不乏曾经喜爱过他的,我现在的学生当中有很多的零零后,都还是他的书迷。我的态度,就如我对学生们说过的,我不再喜欢看郭敬明的书,但是我很理解为什么你们会喜欢看他的书,书本来就具有时段性的,理解不了别人的爱好也没啥好批评的,要珍惜每一个时段能看的书,因为那样的心情一旦过去了就再也不会重来了。

韩寒的书到大学毕业以后还会再看,大学时看的《像少年啦飞驰》代替了《一座城池》的地位,大二时学院规定写的假期书评作业我都把它作为了对像,抄了一些我喜欢的句子就应付了事了,里面的金句实在太多了,后来看了很多遍,觉得两本书之间有挺多相似之处的,以至于现在我都还会有点混淆。

对于我来说,韩寒依然还是男神般的形象,记得当年听到他结婚的消息还暗自伤怀了许久,想着世上哪个女人如此幸运地当了他的妻子,这种心情比听到王力宏和周杰伦有主了还要悲伤。文学院里有不少他的粉丝,听说过隔壁班的一个女孩特意去了珠海的赛车场还和他合照了,如果被我知道有这么个机会我也会不远万里地奔赴而去的。

这就是那些年来我追过的韩寒和郭敬明,最后,还是要感谢他们,让我感觉到自己的青春过得特别的有血有肉有笑有泪有激情有憧憬有梦想有回忆!

 

那些年,我追过的韩寒和郭敬明 - 雪冰 - 雪冰的窝
 
附:
 

                                                     《  像少年啦飞驰》小书评 (写于2008年)

   韩寒,八十后的代表作家,有人说他是时代的愤青,有人说他反社会,不管怎样说,他的《三重门》不可否认地引起了一股八十后热潮。《像少年啦飞驰》是他的第三本书,我这个月看了两次,直至刚刚看完了第二次,到现在内心都有点空荡荡的感觉,像失去了什么,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并不是韩寒的忠实书迷,只看过他的两本书,另一本是《一座城池》,我也看了两次。在我看来,这两本书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我笑着看,到最后都会有上述的感觉。

   《像少年啦飞驰》说的是“我”从中学到大学所经历的事,书里出现了很多人物,他们有不同的身份,学生或社会青年,有不同的理想,可笑或不可笑的,有属于各自的无奈,来自个人的或社会的,相同的是,他们都是这个社会里某类人的缩影,你可以从他们身上某个细微之处看到自已的影子,铁牛,老枪,老夏,一凡,陈露……我们是他们中的某一个或一部份,在跌跌荡荡的生活里笑过哭过开心过忏悔过无聊过聊寞过心痛过无知过爱过恨过……

所有人物中,铁牛的命运是最悲惨的,要说他唯一幸运的,就是他成功借到“我”的女友陈小露,加入了黑龙帮。他的出身注定了他的悲剧,班主任忽视他,陈露离开他,他都不能抵抗。在“我”的心中,铁牛应该占有个不错的位置,毕竟他们一起长大,一起策划谋杀班主任,一起加入黑龙帮。可惜到最后,他还是带着他的梦离开了人世。

老枪,和我一样,是所谓的文人,可惜他是帮盗版集团写的,以至无他写了无数本书,出版后作者都变成了贾平凹或池莉了,更夸张的是有一篇改编余秋雨的上下五千年,后成为琼瑶的《窗外》姐妹篇《门外》。或许现在上海的外滩上,还有一个像他一样的人在一路走一路仰望路边的高楼,痴望路上的名车,寻觅那个穿着校服被他命名为婉君的初二女孩。

老夏,歪打正着和美女体育部部长徐小芹谈了恋爱,最后徐小芹一声招呼也不打就出国去了,而他们最后说的两句话竟然是徐小芹的“我跟别的男的一起拥抱取暖去了”和老夏的“我和别的女的一起拥抱取暖去了”,这也是现代快餐爱情的一个真实写照,没办法猜测对方的心意,就像某首歌里唱的,像划拳般谈恋爱。

还有他们,粮食局长的女儿陈露,把话梅核吐在“我”手心上的陈小露,自由而贫穷的作家一凡,只会唱一首《在约在冬季》的磕螺狮,一个个从“我“的生命里走过,狠狠碾过后绝尘而去,不带走一片云彩。

最让我喜欢的是韩寒的文字,不像其它的八十后作家一样满是华丽的词藻,排比的句子,造作的情绪。他的文字朴实简单,像在叙述着生活中平凡无奇的事,可是语言虽婉转却暗藏玄机,仔细品来,让人忍俊不禁。

在写铁牛的时候,就这样写道:“铁牛送完陈露后,要和我去学校附近的小山上练习忍者的武功。比如怎么样从一棵树跳到另一棵,然后掏出飞镖,射中目标。后来《忍者神龟》不放了,改放《圣斗士星矢》,于是我们从学习忍者神龟改为学习怎么样爆发小宇宙。”这是许多小孩子纯真的梦,也让我们依稀看到了年少的铁牛那稚气的脸庞和笑容,只是,这样的笑容在以后的年岁里再也没有出现过。

老枪开始了柏拉图式的单恋,描写如下:“这次老枪的女人是一个初二的学生,我听说以后吓了一跳,想好你小子,老牛吃嫩草。然后老枪掏出一张她的照片,是背面的,看上去很是青春洋溢。于是又吓一跳,想好你小姑娘,嫩牛吃老草。”实在是有创意。

说到老夏用牛作形容词后,写道:“就是这个城市里长大,连牛都没见过的人,在五年以后,以一部乡土文学作品获得一项全国性的文学奖,并且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作家。一代老作家对他的评价是,一个文学青年,能够耐下寂寞,参与乡土文学的创作,不随大流,不刻意前卫,不标新立异,不局限于都市,不颓废,很积极,很难得。”让我们不得不沉思,我们曾经口中的文学怎么了?

“因为每年的暑假,布置的《暑假见闻》我的第一句话总是:暑假到了,知了在树上叫。这个开头用到我六年级的时候。到了初一的时候我觉得腻了,觉得总得有些丰富多彩的开头吧,于是我构思许久,结果,那年暑假我的见闻的开头是:知了在树上叫,暑假到了。我觉得我都腻了,可是知了却不腻,每年夏天,欢歌不已,乐此不疲。”对此我沉有同感,小学时从三年级开始,每周要写周记,我每个学期必写的文章有:带弟弟或妹妹到公园,妹妹想要摘花时,我说“公园的花是给人看的,不能摘”,还有在上学的路上捡到钱,准备自已用时看到胸口的红领巾,就把钱交给了警察叔叔。可谓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又不禁想问,我们口中的教育怎么了?

“当我离开学校若干年后才知道,原来这个社会,这些秩序,这些规矩,这些道理,这些名著,这些讨论,都和上面那句解说词实质一样。唯一区别的是,上面的话可让我每次回想的时候都不禁大笑,而后面的很多东西,却让我每次想起都想大哭。”这样的道理,我要看透多少凡尘世事才能明白,就算明白了,又能怎么样呢?

“写小说要有寄托,每一个人物都是在你的生活里生活过的。还要有一个给你凭吊自已失去了什么东西,比如你失去过一个馒头,你就买一个放在你桌上,怀念自已不小心把当初的馒头掉地上的时候就格外的逼真。所谓青春这个东西,不比馒头简单,所以要有一个很青春的人,每天在你眼前晃过,不要和你说话。因为她只是一个寄托,一个东西。和寄托说话,就什么感觉都毁了。好比你掉的馒头,某天突然开口对你说话,它就不是馒头了。”关于青春,八十后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已的见解,以致于到最后,谁也不知道青春是什么。

韩寒的书并不是什么高雅之作,但喜欢了就是喜欢了,就像他说的,“我只是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而已,对此我想其它人没什么必要指点什么。”八十后的我们,一起成长着,当有一天,我们都已白发苍苍,再翻起这本书,一定会有另一种心情,我期待那样的心情,所以一定要把这本书好好放着!

 

  评论这张
 
阅读(611)| 评论(9)

历史上的今天

评论

<#--最新日志,群博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博主推荐--> <#--随机阅读--> <#--首页推荐--> <#--历史上的今天--> <#--被推荐日志--> <#--上一篇,下一篇--> <#-- 热度 --> <#-- 网易新闻广告 -->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博主发起的投票-->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